最近楼市传言满天飞,到底啥情况?

2022-05-23      来源:宝鸡福苑荣华公馆   
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图片

图片

福苑.荣华公馆

 与自然同频


最近,楼市新闻尤其多,传言也是漫天飞。


其实,受疫情影响,房地产市场数据出现一些波动本来很正常,但是一些谣言却因此发酵,并且有人以讹传讹,造成了不少网友对楼市深表担忧。


咱们来看看,这些天究竟有哪些消息在蛊惑人心。


谣言一:多城零成交,楼市要崩盘了

真相:

不会崩,会长期稳健

最近,楼市确实出现了一些“怪现象”:2月份19城新房“零成交”、24个城市二手房“零成交”;最近房企破产数量同比上升……


有些人据此认为,楼市已经撑不住了。其实,这个结论根本不值一驳。但既然有人信了,小编觉得有必要说道说道:


图片

短期看,虽然疫情影响了房地产市场,但各地政府紧急出手:一方面为企业解困、放宽预售条件、缓解房企拿地投资压力;另一方面,提振需求维稳楼市,包括购房补贴、税费减免、调降首付比例等。


长远来看,我国城镇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,我国楼市调控长期积累的制度优势也为楼市稳定提供重要保障。未来,房地产政策将保持连续性、稳定性


谣言二:大量资金将进入楼市真相:纾困资金不会“跑冒滴漏”

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;

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专用资金;

定向降准释放5500亿元长期资金;

……
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为确保经济稳健运行,我国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,旨在为市场提供更多资金支持。


图片

但同时,一些人认为这些资金有可能会违规进入楼市,从而成为刺激楼市的推手。如果出现这种局面,楼市或许会报复性反弹。


其实,这种担心纯属多余了。不信,一起来看看央行的表态:


3月17日,央行召开会议专门强调,要进一步管好用好再贷款、再贴现政策,各分支机构要加强监督管理,确保资金发放依法合规,防止资金“跑冒滴漏”。


谣言三:楼市调控将有更大突破真相:调控因城施策,责任更突出

疫情下,不少城市房地产成交惨淡。这种情况,不只有开发商着急,地方政府也着急。


于是,不少城市出台了调控政策。但是,有些政策很快却被撤回了。


比如,3月17日,山东省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网站发布“更正声明”称,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2020年3月15日发布的《关于促进济南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发展十条政策》中,涉及“预售监管资金即征即返”;“在先行区直管区范围内购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商品住宅的,不受济南市限购政策约束”的表述不准确,现予以更正。"


图片

此前,河南省驻马店市、广东省广州市、陕西省宝鸡市也在发布放松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后,都有类似操作。


事实上,房地产调控“因城施策”不假,但地方政府的房地产市场主体责任也是无法回避的。而且,还有“房住不炒”的定位,还有“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经济刺激手段”的要求,这些方向性指引,都确保了调控虽然各有千秋,但不能炒房的底线是绝对不会被突破的。否则,相关地方政府将承担相应的主体责任。


谣言四:疫情过后房价将报复性上涨真相:房价不会大起大落

疫情突袭,中介关门,购房需求被压抑了。


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情况下,房地产开始复苏了,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日光盘。


这不,深圳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:3月13日,位于蛇口的招商太子湾•湾玺项目T7栋推出14套公寓房源,套均价格4200万起步,下午14时开始网上选房,仅8秒宣告售罄,销售金额达6亿元。这是这个楼盘近日第二次出现日光。


图片

有不少人据此认为,房地产市场需求会集中爆发,同时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,房地产调控也会放松,因此疫情过后房价将报复性上涨。


“房住不炒”的经济政策定位没有变,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,是对宏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贡献。也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。


谣言止于智者,其实,越是形势复杂的时候,越要保持淡定从容,对于一些未经证实的言论不要盲从,更没有必要陷入恐慌。


图片

买房、卖房、宝鸡新房,新房团购就上宝鸡U房在线!

凡注明"来源:优房在线"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,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。 【编辑:shuo】